一秒记住【345小说】dingdian345.com,更新快,无弹窗!
第144章你学坏了(第1/2页)
“我打算给那些新来的难民列一个表,让他们知道多少工分可以获得相对应的东西。”宋念初看着手上的本子,眉头微皱。
这表格看上去好像挺简单的,但具体的内容还是挺难的。
毕竟每一项数据你都要精确的算好,定的太高,那些难民会觉得你是在耍他们,完全没有积极性。
定的太低,又会给村里造成太大的负担。
“我看看。”穆时安上前。
“你看吧。”宋念初往旁边让了让,她觉得脑袋有点疼。
“这个表格其实很简单,你只需要取一个标准值,再根据具体物品的情况换算就好。”穆时安扫了一眼道。
“那你帮我做。”宋念初听到这话,目光灼灼的盯着他。
“可以是可以,不过我帮你做了有什么奖励?”穆时安垂着眸子看着面前的宋念初。
宋念初起身在穆时安的唇上狠狠亲了一口。
“这个奖励够不够?”
“够了。”穆时安轻笑出声。
“那就交给你了,我先上床,今天这一天可累惨我了。”宋念初把笔往穆时安手里一塞,利落的爬上了床。
躺在柔软的大床上,宋念初顿时发出一阵满足的喟叹。
算数什么的确实是容易让人头疼,还是睡觉最舒服。
穆时安看着宋念初如此模样,嘴角的笑意蔓延到了眼底,心甘情愿的坐到了椅子上,开始给她换算表格。
宋念初翻了个身,侧躺着打量穆时安,从她这个角度正好可以看到他那完美的侧颜。
温黄的灯光将他的轮廓勾勒得更加立体,这样的盛世美颜,看着就让人觉得心里舒坦,连带着今天的疲倦都消失的一干二净了。
原本宋念初还想着等穆时安给她弄完表格后,再做点爱做的事情,可她看着看着眼皮就不自觉地耷陇了下来,到后面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睡过去的。
第二天早上,宋念初醒来的时候,床边已经没有穆时安的身影了。
宋念初缓了一下,掀开被子下床,注意到桌子上放着一张已经全部算好的表格。
宋念初连忙走了过去,仔细看了一下,发现每一项都算的刚刚好。
宋念初欢喜的出门,穆时安正好端着早饭进屋。
“穆时安,你真的都算好了!”宋念初举着手里的纸。
“嗯,毕竟收了你的奖励,总要认真干。”穆时安嘴角泛出一丝笑意。
“穆时安,我发现你好像学坏了。”宋念初眯着眼睛打量穆时安。
最开始的穆时安那可是一板一眼,像个老古板一样,可现在居然知道跟她开玩笑了。
而且这玩笑还有几分调戏的意味。
“是吗?这大概就是近墨者黑。”穆时安若有所思的点头。
“穆时安,你这是变着法的说我坏吗?”宋念初掐了一把穆时安腰间的软肉。
“没有,我这是夸你呢。”穆时安微微躲了躲。
哼。
宋念初瞪了他一眼。
“好了,赶紧去洗漱过来吃早饭。”穆时安声音放柔了些。
“好。”宋念初把那张纸小心的放进口袋里,转身去洗漱了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第144章你学坏了(第2/2页)
吃完早饭后,宋念初先去了一趟村办,从地上捡了一块黄土块,在村办的墙壁上把穆时安昨天晚上给她算好的表格照抄了上去。
纸上的表格有点太小了,贴在墙上都看不清,重新画一个大一点的这样会更清楚明朗。
宋念初这边刚刚画完表格,正在检查有没有哪里不对的,一道轻柔的声音就从她身后传来。
“阿初。”
宋念初一回头就看到了孟莹莹。
“你怎么这么早就来了?我还想着去知青所找你呢。”宋念初脸上浮现出一抹笑意。
孟莹莹扫了一眼宋念初面前的那张表格,眼神无比精准的捕捉到了“周自强”三个字,眸色忽然一变。
“不用担心,昨天我已经给了他们一场下马威,想来最近这段时间他们应该会安分一点。”宋念初注意到孟莹莹的情绪转变,柔声安抚了一句。
“他们穷凶极恶,你昨天当众给了他们难堪,我怕他们会趁机报复。”孟莹莹眼神里满是担忧。
“放心吧,以我的力气,他们要是报复最后吃亏的还不知道是谁呢。”宋念初笑了笑。
孟莹莹的眉头却一直都没松开过,因为她亲身经历过上辈子的事情,以至于她根本没办法像宋念初一样想得开。
“阿初,你一定一定要小心。”孟莹莹叮嘱。
“放心吧,我会注意的。”宋念初点头。
两人说话间,已经有其他人朝他们这边走来了,孟莹莹也就立马收敛了心神。
宋念初看到吴刚,让他去叫那些难民过来这边集合。
十几分钟后,所有人员全部到齐,就连周自强那五个人也互相搀扶着到了。
站在角落里的孟莹莹看到他们,身体不由一抖,默默的往旁边躲了躲。
她到现在还能清晰的记起他们浑身是血,笑得凶残的模样。
“大家都看一下这墙上的表格,以家庭为单位,每天统计家庭总工分,你们什么时候能把这张表填满,我们就什么时候帮你们建房。”宋念初跟那些人介绍墙壁上的表格。
“只要填满这张表,就可以马上建吗?”大家目光灼灼。
“对,什么时候填满就什么时候建。”宋念初应声。
“那我们现在能干什么?”有人连忙开口。
昨天晚上喝了那碗杂烩粥,今天大家的体力都稍稍恢复了一些,终于不是走一步喘三下了。
“你们的工作我都已经安排好了,叫到名字的自动排到一旁。”宋念初拿出自己准备好的本子。
这一百个人,宋念初按照他们的年纪以及专长,将他们划分为了三拨。
第一波是年轻的男人,让他们跟着村里的人一起上山砍竹子。
第二波是年纪大一点的男女,去广场上织渔网以及渔具。
第三波稍微年轻一点并且擅长做饭,去罐头工坊那边帮忙。
至于一些还没有劳动力的孩子以及老人,遵循他们的意愿,可以去广场那边织渔网,按照成品计算工分。
大部分人对于宋念初这个安排没有任何异议,只有周自强举起了手。
“我受了伤,你让我去山上砍竹子,我怎么扛得起?”